Web3社交崩盤!Phaver暴跌99%背後,誰在裸泳?

author 阅读:59 2025-04-11 21:42:34 评论:0

社交夢的破滅:Phaver 的隕落與 SocialFi 的困境

Phaver:曇花一現的 Web3 社交明星

不得不說,Phaver 的故事,讓人唏噓。想當年 SocialFi 概念風生水起,彷彿一夜之間,Web3 社交就要顛覆傳統巨頭。Phaver 挾 Lens 協議頭號應用之名,坐擁 80 萬下載,DAU 逼近 3.5 萬,風頭一時無兩。誰能想到,這顆冉冉升起的明星,如今卻黯然退場,留下滿地狼藉。不禁讓人懷疑,Web3 社交,到底是不是一個美麗的泡沫?

代幣崩盤:理想與現實的落差

更諷刺的是,Phaver 的代幣 SOCIAL,自 TGE 以來暴跌 99%,這簡直是對所有支持者的無情嘲諷。要知道,還有 68% 的代幣尚未解鎖,這意味著潛在的拋壓仍然巨大。一個原本承載著社群希望的代幣,如今淪為一文不值的空氣幣,這背後反映的是項目方運營的失敗,還是 SocialFi 賽道本身的缺陷?亦或是加密貨幣市場一貫的無情和殘酷?

從 Web2.5 到 SOCIAL DAO:轉型自救的掙扎

Phaver 曾自詡為「Web2.5」,試圖用更友好的方式引導 Web2 用戶進入 Web3 的世界。但理想很豐滿,現實很骨感。最終,Phaver 不得不承認,他們無法打破 SocialFi 賽道的增長困境。轉型 SOCIAL DAO,引入 AI Agent,這些舉措看似創新,實則更像是為了節省成本,苟延殘喘。一個曾經雄心勃勃的社交應用,最終淪為一個由 AI 運營的 DAO,這何嘗不是一種悲哀?

寒冬下的掙扎:TreasureDAO 的斷臂求生

昔日 Web3 任天堂的落幕

TreasureDAO 的遭遇,同樣令人扼腕。曾幾何時,他們也想成為 Web3 遊戲界的霸主,打造一個去中心化的遊戲帝國。然而,現實是殘酷的。每年 830 萬美元的運營支出,對比僅剩 240 萬美元的財庫,這已經不是入不敷出,而是等死。停止遊戲開發與發行,裁員 15 人,這些都是為了活下去不得不做出的選擇。一個曾經承載著無數玩家夢想的遊戲平台,最終也只能黯然退場,這再次證明,在熊市中,活下去才是王道。

轉型 AI:不得已而為之?

TreasureDAO 選擇轉型 AI,這步棋看似創新,實則充滿了無奈。在資金短缺的情況下,AI 或許是他們能抓住的最後一根稻草。然而,從遊戲到 AI,這跨度不可謂不大。他們是否具備轉型的能力和資源?這仍然是一個巨大的問號。更讓人懷疑的是,這是否只是為了迎合市場熱點,掩蓋自身困境的權宜之計?畢竟,在加密世界,蹭熱點向來是續命的有效手段,但最終能否成功,卻是另一回事。

信仰的崩塌:Web3 的金融本質回歸

社交、NFT、鏈遊:被證偽的敘事

Phaver 和 TreasureDAO 的隕落,暴露了 Web3 領域的一個殘酷真相:除了金融應用,其他賽道正面臨被證偽的壓力。曾經被寄予厚望的社交、NFT、鏈遊,如今都顯得後繼乏力。這些概念在牛市中被炒得火熱,但當潮水退去,我們才發現,它們並沒有真正解決用戶的痛點,也沒有建立起可持續的商業模式。它們更像是建立在投機之上的空中樓閣,一旦失去資金的支撐,便不堪一擊。

金融應用:寒冬中的避風港

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,比特幣 ETF、RWA 和穩定幣等金融應用,依然堅挺。這說明,在加密世界,金融才是真正的剛需。人們對區塊鏈技術的興趣,最終還是要回歸到利益本身。數據所有權、去中心化社交等概念,聽起來很美好,但遠不如賺錢來得實在。當市場回歸理性,金融的本質便會凸顯出來,那些花哨的敘事,終將被拋棄。

Web3:顛覆還是升級?

Web3 的信仰开始動搖,曾經被認為是下一代互聯網的 Web3,如今更像是金融科技領域的一次重大創新。它並沒有像我們期望的那樣,顛覆現有的互聯網格局,而是成為了傳統金融的補充和延伸。這或許才是 Web3 的真實面貌:它不是一場革命,而是一次進化。我們不應該過分誇大它的作用,也不應該對它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。

Phaver 的教訓:燒錢換增長的迷思

TGE 的災難:糟糕的開局

回顧 Phaver 的失敗,我們會發現,他們的 TGE (Token Generation Event) 簡直是一場災難。空投門戶網站的技術故障,導致用戶無法及時領取代幣,引發了恐慌情緒。這不僅損害了用戶的利益,也對項目的聲譽造成了負面影響。一個糟糕的開局,往往預示著一個糟糕的結局。

交易所的陷阱:昂貴的上幣費

更令人咋舌的是,Phaver 為了在 Bybit、KuCoin、Gate 等交易所上市,竟然支付了超過 100 萬美元的上幣費。這筆錢對於一個初創項目來說,無疑是一筆巨大的開銷。更可悲的是,這些交易所的上幣費,並不能保證項目就能獲得成功。很多時候,上幣只是為了給項目方一個交代,給投資人一個希望,而真正能從中獲益的,只有交易所。

資金管理的短板:理想主義的破滅

Phaver 團隊的確非常注重產品的建設,但他們忽視了經濟學和代幣管理。在 TGE 時沒有出售任何代幣,這看似是為了避免砸盤,實則是飲鴆止渴。缺乏運營資金,導致項目難以為繼。Phaver 創始人曾表示,他們更重視社交方面,而不是代幣經濟。這種理想主義的傾向,最終導致了他們的失敗。在加密世界,光有理想是不夠的,還需要精明的商業頭腦和穩健的資金管理。

熊市生存法則:活下去,才有希望

大所迷信:保命還是慢性死亡?

Phaver 的案例也引發了關於交易所選擇的討論。有人認為,項目方應該頂著破發的壓力也要上幣安等大所,這樣才能在熊市中保命。但也有人認為,像 Phaver 這樣的二線項目,花大錢上二線所,只會加速死亡。上大所真的能保命嗎?或許對於某些項目來說,這是一種選擇,但對於另一些項目來說,這可能是一種慢性自殺。

BUIDL 的真諦:產品才是王道

@Ye Su 的觀點更為務實:花錢的 CEX 一律不上,上 DEX,把錢省下來打磨產品。垃圾時間的確是 BUIDL 的最好機會。与其把錢浪費在上幣費上,不如把錢投入到產品的開發和優化上。只有做出真正有價值的產品,才能吸引用戶,才能在市場中立足。

活下去:寒冬中最響亮的口號

在加密貨幣的寒冬中,活下去才是第一要務。不要追求短期的利益,不要盲目跟風炒作,要腳踏實地,做好產品,積蓄力量。只有活下去,才能等到下一個牛市的到來,才能看到希望的曙光。Phaver 和 TreasureDAO 的故事,是警鐘,也是教訓。它們提醒我們,在加密世界,風險無處不在,只有保持清醒的頭腦,才能避免被市場淘汰。

本文 duanqi99.com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://www.duanqi99.com/post/1685.html

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。
声明
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
发表评论
搜索
排行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