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創板醫療股警訊:天智航大股東減持,主權基金信心不足?

科創板醫療股的警訊:天智航大股東減持背後
近年來,科創板的醫療企業猶如雨後春筍般湧現,然而,繁榮的景象下,暗流湧動。近日,北京天智航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688277.SH,以下簡稱“天智航”)發布的一則公告,再次敲響了醫療企業,特別是科創板醫療企業的警鐘。先進製造產業投資基金(以下簡稱“先進製造基金”)及其一致行動人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投資基金(以下簡稱“京津冀基金”)計畫減持天智航股份,這看似平常的資本運作,實則隱藏著更深層次的市場信號。
先進製造基金與京津冀基金的減持計畫
根據公告,先進製造基金計畫在未來三個月內,透過集中競價和大宗交易兩種方式,減持不超過公司總股本1.5%的股份;京津冀基金也計畫以同樣的方式減持不超過公司總股本1.5%的股份。兩者合計減持不超過3%的股份。值得注意的是,這次減持並非清倉式退出,但對於一家連年虧損的企業來說,大股東的減持無疑會加劇市場的擔憂情緒。這是否意味著,手握”主權基金”的國家隊也對天智航的未來感到信心不足?又或者,這僅僅是股東正常的財務操作?背後的原因,恐怕只有他們自己心知肚明。
天智航的財務困境:連年虧損與募資現狀
天智航的財務狀況,用“慘澹經營”來形容並不過分。從2020年至2024年,公司連續五年營收不穩定,淨利潤更是連年虧損,且虧損額度逐年擴大。2025年第一季度,營收雖有成長,但淨利潤依舊為負。更令人擔憂的是,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也持續為負,顯示公司造血能力嚴重不足。面對這樣的財務數據,投資者難免會產生疑問:天智航究竟還能撐多久?這樣的企業,又該如何面對未來激烈的市場競爭?
更令人玩味的是,天智航雖然身為科創板上市公司,也成功進行了兩次募資,累計金額高達8.75億元,但這些資金似乎並未有效地轉化為盈利能力。不禁讓人懷疑,這些資金究竟流向了何處?是否真的用於了技術研發和市場開拓?又或者,是被用於填補了連年虧損的黑洞?
中信建投的保薦之路:高額費用與募資縮水
天智航的上市之路,離不開保薦機構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推動。然而,在光鮮的上市背後,卻隱藏著高額的發行費用。天智航首次公開發行股票,中信建投就獲得了高達4013.17萬元的保薦、承銷費用。然而,與高額的費用形成鮮明對比的是,天智航實際募集的資金淨額,竟然比原計畫少了369.93萬元。這不禁讓人質疑,中信建投是否盡到了應盡的責任?又或者,這僅僅是資本市場的常態?
醫療產業的資本寒冬:誰來接盤?
天智航的困境,並非個案。近年來,隨著醫保政策的調整、市場競爭的加劇,以及資本市場的降溫,整個醫療產業都面臨著巨大的挑戰。許多醫療企業,特別是科創板的醫療企業,都面臨著融資困難、盈利能力不足等問題。在這個資本寒冬下,誰能真正挺過來,成為醫療產業的領頭羊?誰又將被無情地淘汰出局?
天智航的故事,或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示。在追求技術創新和市場擴張的同時,更應該注重財務穩健和風險控制。只有真正具備核心競爭力,並且能夠持續盈利的企業,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下去。而對於投資者來說,更應該擦亮眼睛,理性投資,避免盲目跟風,才能在這個充滿變數的市場中,獲得長期的回報。
本文 duanqi99.com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://www.duanqi99.com/post/1758.html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