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赋能科学研究:一场科学革命的工具,而非简单的技术革新

author 阅读:120 2025-02-26 08:30:49 评论:0

近日,世界互联网大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在京召开研讨会,主题为“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”。会议指出,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科学研究范式转变,成为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的强大引擎。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之江实验室主任王坚院士在会上强调,AI并非仅仅是工具的革新,更是科学革命的工具。他认为,AI For Science的未来应是“开放科学”,只有充分利用AI技术,推动科技资源的开放共享,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类的创造力,最终取得顶尖的科研成果。

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、大数据和智能实验室负责人叶杰平博士也分享了阿里云在AI For Science领域的实践成果。他介绍了阿里云“云+通义千问大模型”的优势,以及与国内外顶尖科研机构的合作成果。其中,与中山大学合作的“如何用人工智能挖掘RNA病毒”项目尤为引人注目。该项目通过构建数据集和打造独特领域大模型LucaProt,成功发现了超51万条病毒基因组,相关成果已发表在Cell期刊上,其病毒识别在线服务也已在阿里云上线,并被全球范围内的科研人员和医疗机构广泛使用。

阿里巴巴还在会上透露,“通义千问”开源模型的衍生模型数量已超过9万个,并在天文、月球等专业领域衍生出专业大模型,进一步赋能科学研究。

然而,AI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并非没有挑战。数据安全、算法偏见、模型可解释性等问题仍需引起重视。未来,需要构建更加完善的AI For Science生态系统,加强数据共享和标准化建设,提升模型的可靠性和透明度,以确保AI技术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科学研究,推动人类社会进步。 这不仅需要科技巨头的持续投入,更需要政府、科研机构和学术界的通力合作,共同探索AI For Science的未来发展之路,构建一个更加开放、协作、可持续的科研生态环境。 区块链技术,作为一种去中心化、安全透明的技术,也将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,例如,它可以用于保障科研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,确保科研成果的真实性和可追溯性,促进科研资源的公平分配和共享。 值得期待的是,AI与区块链技术的结合,将为科学研究带来更多可能性,推动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迈向一个崭新的高度。

本文 duanqi99.com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://www.duanqi99.com/post/1557.html

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。
声明
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
发表评论
搜索
排行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