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信科技北交所IPO悬疑:业绩暴增、内控缺失、安全事故,上市之路多重隐忧

author 阅读:43 2025-04-26 03:33:37 评论:0

广信科技北交所再战:高增长神话难掩的隐忧

创业板折戟,北交所能否圆梦?

广信科技,这家主营绝缘纤维材料及其成型制品的公司,又要上会了。但凡有点记忆的,应该还记得它当年在创业板铩羽而归的狼狈。2017年,同样的剧本,不同的结局,它倒在了发审委的枪口下。如今,换了赛道,从深交所创业板转战北交所,保荐机构也从招商证券换成了东兴证券,这“二进宫”的戏码,不禁让人捏一把汗。广信科技,你真的准备好了吗?

别跟我说什么“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”,资本市场可不是讲情怀的地方。创业板的失败,显然暴露了公司自身存在的问题。换了个交易所,就能保证万事大吉?未免太过天真。这次冲击北交所,更像是孤注一掷,成则升天,败则继续在泥潭里挣扎。

业绩暴增的背后:真金还是泡沫?

数据疑云:异于同行的增长曲线

广信科技的招股书,乍一看,的确亮眼。营收从3.04亿一路飙升至5.78亿,净利润更是像坐了火箭,从一千多万窜到了一亿多。这增长速度,简直让同行望尘莫及。但数字的美好,往往掩盖着背后的真相。仔细研究一下,你就会发现,这漂亮的业绩,似乎有点“不合群”。

同行们要么增长乏力,要么利润下滑,唯独你广信科技一枝独秀,逆势上扬。东材科技、恒缘新材,这些名字摆在那里,业绩对比赤裸裸的。人家辛辛苦苦一年,增长个百分之零点几,甚至直接倒退,你广信科技却能翻着跟头往上窜,这合理吗?这背后,是不是有什么猫腻?

监管拷问:增长的可持续性在哪里?

北交所的审核员们也不是吃素的,他们当然也注意到了这个“异常”。于是,一封又一封的问询函,像雪片一样飞向广信科技。核心问题就一个:你的高增长,到底从何而来?能持续多久?

广信科技给出的解释,无非是老生常谈:产品结构优化、客户结构调整、直销比例提高等等。这些理由,听起来似乎头头是道,但细细推敲,却经不起考验。产品结构优化就能带来如此巨大的增长?直销比例提高就能让利润翻倍?别把投资者当傻子!

更何况,这种“优化”和“调整”,难道是其他公司没有做的吗?大家都在努力提升效率、拓展市场,为什么只有你广信科技的效果如此显著?这其中,恐怕不仅仅是努力的问题,更可能存在一些无法摆在台面上的“秘密”。

内控与合规:隐藏在数字下的风险

未盖章的巨额收入:风控的缺位?

如果说业绩增长的合理性还只是个疑问,那么广信科技的收入确认方式,简直就是明目张胆地挑战监管底线。高达数亿元的收入,竟然仅仅凭借签字的单据就确认,连个公章都没有!这是什么操作?把财务制度当儿戏吗?

广信科技给出的解释是,下游客户都是大型企业,印章管理严格,审批流程长,无法满足其需求。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!难道所有的大型企业都是这样操作的吗?难道只有你广信科技的客户如此特殊?这种借口,只能说明公司内部控制的严重缺失。

更令人担忧的是,这种操作已经持续了多年,金额逐年攀升,占总收入的比例也越来越高。这难道不是一种有意的、长期的财务造假行为吗?如果有一天,这些未盖章的收入被认定为无效,广信科技的业绩将会受到怎样的冲击?

研发投入的短板:创新力堪忧?

除了收入确认的问题,广信科技的研发投入也让人捏一把汗。一家科技公司,最重要的就是创新能力。而创新能力,离不开持续的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。但广信科技的研发费用,不仅远低于同行平均水平,甚至还不如管理费用高。

研发费用占收入的比例,逐年下降,从3.97%降到了2.68%。这说明什么?说明公司越来越不重视研发,越来越不思进取。长此以往,广信科技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?靠什么来支撑未来的发展?

电子创新网CEO张国斌说得好,研发费用率低,会导致企业难以巩固已有的优势和市场,还会导致企业毛利下降,进一步削弱创新力度。广信科技,你难道想走一条“低投入、低产出”的死路吗?

实控人债务与安全事故: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

债务缠身:控制权是否稳固?

公司的实际控制人魏冬云、魏雅琴父女,日子似乎也不太好过。为了给投资方一个交代,他们背负了高达2400万的债务。虽然他们信誓旦旦地表示,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筹措资金偿还债务,不会影响公司的控制权。但是,债务终究是债务,就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,随时可能落下。

试想一下,如果魏冬云、魏雅琴无法按时偿还债务,投资方会不会采取行动?会不会要求他们转让股权?如果真的走到那一步,广信科技的控制权还能否稳固?一个连自己都顾不过来的实际控制人,又如何带领公司走向辉煌?

血的教训:安全生产的警钟长鸣

更让人触目惊心的是,广信科技及其子公司竟然发生过多次安全事故,造成多人死亡!2013年、2015年、2019年,连续三年发生员工死亡事故。2021年,子公司新邵德信又因高处坠落事故被处罚。这简直是一部血淋淋的安全事故史!

安全生产,是企业的生命线。频繁发生安全事故,不仅是对生命的漠视,更是对法律的践踏。这说明广信科技的安全管理存在严重的漏洞,企业文化缺乏对生命的敬畏。这样的公司,即使成功上市,又能走多远?在带血的利润背后,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罪恶?

这些惨痛的教训,难道还不足以敲响警钟吗?广信科技,你真的吸取了教训了吗?还是仅仅把这些事故当成了一笔赔偿支出,一笑而过?

募资用途:是扩张还是圈钱?

账面资金充裕,为何还要募资?

广信科技计划通过这次IPO募集2亿元资金,其中大部分用于电气绝缘新材料扩建项目,一部分用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,还有一部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。但是,看看广信科技的财务报表,截至2024年末,公司的货币资金高达10.08亿元,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也有近亿元。账上趴着这么多钱,为什么还要向市场伸手要钱?

难道真的是为了扩大生产、加强研发?还是仅仅为了圈一笔钱,改善一下财务状况?亦或是为了让实际控制人能够顺利偿还债务?这种动机,让人不得不怀疑。毕竟,在资本市场上,类似的“圈钱”案例屡见不鲜。

募投项目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分析

即使我们姑且相信广信科技的募资动机是纯洁的,那么这些募投项目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又如何呢?电气绝缘新材料扩建项目,真的有那么大的市场需求吗?研发中心建设项目,真的能够显著提升公司的创新能力吗?

在公司现有的研发投入水平下,即使建成了新的研发中心,又能发挥多大的作用?会不会变成一个摆设,一个空壳?更何况,在安全生产管理如此混乱的情况下,盲目扩张生产规模,会不会进一步增加安全风险?

这些问题,广信科技都应该认真思考,并向投资者做出清晰的解释。否则,所谓的募投项目,很可能只是一个美丽的泡沫,最终损害的是全体股东的利益。

本文 duanqi99.com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://www.duanqi99.com/post/1711.html

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。
声明
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
发表评论
搜索
排行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