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伏巨头陨落倒计时?上市背后竟是惊天危机!
光伏电池巨头中润光能赴港上市:繁荣背后的隐忧
近日,江苏中润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中润光能”)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,这家号称全球领先的光伏电池制造商,以其惊人的出货量和市场占有率,吸引了市场的目光。根据招股书,中信建投国际和中信证券担任其联席保荐人。
耀眼的数据:全球第一的背后
招股书显示,2024年度,中润光能按光伏电池对外出货量计,在全球专业光伏电池制造商中排名第一,市场占有率高达18.3%。在全球光伏电池制造商中,也位居第二,市场占有率达到14.6%。这样的数据无疑是耀眼的,似乎预示着一家光伏巨头的冉冉升起。
然而,仔细分析中润光能的财务数据,却发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。尽管在2022年和2023年,公司分别实现了8.34亿元和16.81亿元的盈利,但在2024年,却出现了高达13.63亿元的亏损。这不禁让人质疑,光伏行业的高速发展,是否真的惠及了所有的参与者?
扩张的野心:组件业务的风险
中润光能并没有满足于在光伏电池领域的领先地位,而是选择垂直扩张,进入光伏组件领域。截至2024年12月31日,公司光伏组件的有效产能约为8GW。这种扩张的策略,一方面可以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,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新的风险。
光伏组件市场的竞争同样激烈,甚至更加白热化。隆基绿能、晶科能源、天合光能等老牌组件巨头,已经在市场上占据了绝对优势。中润光能作为新进入者,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,仍然是一个未知数。
产能过剩的警钟:行业洗牌在即?
中润光能在招股书中坦承,公司运营所在的行业竞争日益激烈,存在产能过剩的风险。下游需求可能不足,公司的业务、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可能因此受到重大不利影响。
事实上,光伏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,早已不是什么秘密。近年来,在政策的扶持下,大量的资本涌入光伏行业,导致产能迅速扩张。然而,下游需求的增长速度,却难以跟上产能扩张的步伐。
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数据,2023年,中国光伏组件的产能利用率仅为70%左右。这意味着,大量的产能处于闲置状态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,一些缺乏竞争力的企业,可能会面临倒闭的风险。
参考2011年-2013年中国光伏产业的第一次洗牌,无锡尚德等知名企业破产重组,行业经历了一次惨痛的教训。这次中润光能选择在行业产能过剩的背景下上市,不得不说充满了挑战。
N型电池的豪赌:技术路线的抉择
中润光能将未来的发展重点放在N型电池上。截至2024年12月31日,公司N型电池片的有效产能约为40GW,正处于产线改造的N型电池片的产能约为12GW。于前述产线改造完成后,公司N型电池片的总产能预计约为50GW。
N型电池,是目前光伏行业公认的下一代技术路线。相比于传统的P型电池,N型电池具有更高的转换效率和更低的衰减率。然而,N型电池的生产成本也相对较高,需要更多的技术投入和设备升级。
中润光能将大量的资源投入到N型电池的研发和生产中,无疑是一场豪赌。如果N型电池能够顺利量产,并获得市场的认可,中润光能将有望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优势。反之,如果N型电池的成本无法有效降低,或者市场接受度不高,中润光能可能会面临巨大的风险。
可以预见的是,光伏行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,行业洗牌也将不可避免。中润光能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,仍然需要时间的检验。
本文 duanqi99.com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s://www.duanqi99.com/post/1616.html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